币游国际环亚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8.30-18.00

警用无人机时代已至,王牌“飞行员”圆梦

警用无人机时代已至,王牌“飞行员”圆梦(图1)

宋凌君正在调试无人机。

警用无人机时代已至,王牌“飞行员”圆梦(图2)

杭州日报讯 1月12日,室外气温12℃,晴天,西南风4级。

杭州特警支队的操场上,一群年轻特警从宋凌君眼前奔跑掠过。前方是一片空旷地,他手持遥控,熟练地固定好头上的VR眼镜。此刻,他的“眼睛”已经转移到了身旁的无人机摄像头上。这台无人机仅有几百克重,构造简单,四片微微磨损的红色桨叶颇为显眼。刹那间,无人机高速启动,宋凌君也“跟着”机器的视野飞向百米高空。

宋凌君是杭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的一位民警,他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杭州特警无人机中队里的最强“飞手”。在他的操控下,这台无人机不仅能到达最快两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(相当于动车的最高时速),更能连续完成无人机干扰,甚至打击等一系列作战任务。

童年的飞行梦圆了 无人机成了他手中的利器

2012年,当宋凌君第一次接触到无人机的时候,他就觉得童年的航模飞行梦终于“能圆了”。

这一年,他30岁。

而立之年的宋凌君已经做了6年的特警突击队队员,每天训练、执勤,再训练,外出比武竞赛,练兵千日,难免枯燥。唯一的放松,就是休息日开车去周边的鱼塘静心垂钓。

除了钓鱼,他还喜欢捣鼓点新事物。有一次上网搜打窝船,却被无刷电机吸引,一圈逛完,发现店家在销售一款从没见过的无人机。他的目光紧紧盯在这台简陋的飞行器上,如同自己小时候那样。之后,买材料、看教程、动手组装,宋凌君着了魔似的研究起无人机。

 那时无人机商用才刚刚起步,价格高昂。“没人知道无人机能做什么。但反过来想,或许只是币游国际环亚不知道它的用途。光这一点,就足以让我心潮澎湃。”他说。

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他白天照常训练,晚上留警队通宵研究,后半夜眯一会再照常上班。现在回想起来,他直呼“相当疯狂”。

宋凌君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试飞,无人机晃晃悠悠地从操场飞起,上升到十几米高空后迅速失控,重重砸了下来。

失败了吗?他却说,那是他最快乐的一天。

事实上,飞无人机和钓鱼一样是孤独的。特警队里很多人都记得,那会儿宋凌君总是孤零零地独自站在操场上,一动不动,外人大多也只能看个热闹。

几年时间,宋凌君差不多在无人机上自掏腰包花了六七万,这还不算卖二手“回血”的钱。他对于无人机的认识和掌握,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。2018年,在参加警用无人机比武中,他研发出了无人机挂载泰瑟枪的技术,还申请了国家专利。

宋凌君的“航模梦”从小在心里萌了芽。上世纪90年代,小宋凌君坐在电视机前,紧盯着屏幕里的国外航模节目。节目里,航空器一跃冲天,自由翱翔,但对于一名小男生来说,无论从成本还是时间上,这个梦想实在难以实现。

不过,小宋凌君开始了组装之旅,他痴迷于动手组装四驱车和船模。父母也觉得奇怪,家里从没出过什么赛车手、飞行员,孩子居然会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。不过,从入门到精通,它们已经很难再给宋凌君带来更多的刺激和新鲜感。

这一年,他13岁。

宋凌君从小跟着经商的父母生活在湖北,直到读大学才考回浙江。实际上,如果按照就读专业,他本应该从事环境科学的工作,或者继续考研。谁知阴差阳错,大四那年他跟着同学们参加国考,大部分人名落孙山,他却成功上岸,被分配到了杭州公安特警支队。

普通大学生做民警不稀奇,但做特警,尤其是突击队队员,会不会跟不上?宋凌君起初心里也没底,同批进警队的都是训练多年的警校毕业生,自己这个研究微生物的“书生”能行吗?

要成功,只有靠不断的练习。虽然长跑、射击这些成绩并不算拔尖,但宋凌君靠着勤奋的训练,最终的综合成绩倒还不错。健身、骑行和长跑也从工作需要,转变成了他保持至今的兴趣爱好。

2015年,宋凌君岗位调整,成为了一名排爆手,参与了杭州不少紧急的排爆警情。虽然危险,但他很感谢这段经历,“排爆手最需要的冷静,以及关键时刻的决断,其实和无人机的操作是相通的。”也正是排爆工作的历练,让他更加明白一个道理。“每一个工作都需要天赋。或许我的同事天赋在于射击、驾驶。” 宋凌君说,“我很清楚,我的天赋就在这里。”

特警已进入“飞行时代”

空中队伍注入年轻血液

去年11月,杭州公安第一支无人机中队正式成立。宋凌君作为出了名的无人机“老手”,自然入选。

这一年,他38岁。

在那之后,特警支队里不再只有宋凌君一个人在战斗。无人机中队的10个飞手都很年轻,最小的只有26岁。通过无人机进行辅助搜寻、搜救被困人员,以及开展侦察打击训练,是目前中队训练的主要内容。毕竟,这都是无人机实战最多的使用场景。

很多人想不到,其实无人机中队还承担着一份很重要的职责,那就是“反制无人机”。当遇到非法无人机入侵,在干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,给予“致命一击”,也是中队所承担的职责。

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,宋凌君要带着两位90后开展穿越机研究和实战的原因。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正是他操作穿越无人机的常态,高速冲刺,空中翻转,绕圈干扰,穿越机就是他在空中最信任的“子弹”。

唯一会“有意见”的恐怕只有宋凌君的孩子,因为每当被老爸抱在空中转圈时,晕的似乎只有自己。

在中队里,队员们都管宋凌君叫“师兄”,不仅因为年纪,而是无论什么机型,他都能飞到最稳,也最准确。队员们打趣说,即将奔四的师兄拉高了中队平均年龄,可没了他,中队的主心骨也就没了。

宋凌君很清楚,杭州的警用无人机要打出一些名堂,必须要有优异成绩。中队成立次月,他带队在全国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第三片区练兵比武中,拿下团体第一名,以及一个单项第一和两个单项第二的成绩。

开头第一仗,打得漂亮。但真正属于杭州警用无人机的时代,才刚刚开始……